欢迎访问金投期货(futures.cngold.org)! 业务经理入驻 企业入驻 登录 注册 金投网,您好!欢迎访问金投网!退出

黄金 白银 原油 现货 期货 外汇 股票 邮币卡 理财 财经 热点 珠宝 奢侈品 专家 机构 百科 问答 解盘 快讯 日历 导航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品种 > 农产品 > 小麦 > 小麦评论

新麦产量质量受到较大影响-第2页

摘要截至目前,国内小麦收割工作已推进到河北、山东等省,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省——河南省麦收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湖北、安徽、江苏、河南4省先后启动了小麦最低价收购预案。

记者在小麦主产区采访了解到,随着新麦收割工作不断推进,新麦产量、质量日渐明朗,双双下降已成定局。

分区域来看,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南部产区新麦不仅受到阴雨天气影响出现大量发芽现象,而且赤霉病等造成小麦赤霉病籽粒占比较大,很多南方产区新麦无法达到市场需求标准。在北方产区,如河南省许昌市以北等地,由于小麦收割期间暴雨不断,很多小麦出现倒伏和发芽现象,初步估计超过三分之一的新麦不符合市场需求标准。当前河北省、山东省等更靠北地区的小麦正进入收割高峰期,虽然这些地区的小麦成熟期较晚,前期降雨对其损害较小,但据气象部门预报,在河北省等产区小麦收割期间,阴雨天气偏多,这些地区的新麦产量和质量也令人担忧。

“新麦质量大幅下降,收购上来的新麦找不到下家,即使价格一落再落,但谁也不敢再收了。”记者采访小麦收购商、贸易商时经常得到这样的回答。目前,在国内小麦主产区,“雨前麦”收购价较为稳定,到厂价维持在1.17—1.19元/斤,市场采购需求较为旺盛;“雨后麦”各产区收购价格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产区收购价已滑到0.90元/斤左右,但市场需求低迷。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收藏打印RSS

网上自助开户推荐更多...

* 请填写真实的姓名

*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

默认公司无需填写

温馨提示您也可以直接咨询网站在线客服。

* 请填写真实的姓名

*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

温馨提示您也可以直接咨询网站在线客服。

金投网产品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