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网

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现状

如不采取措施,更多农产品包括目前风光正劲的水稻,都有可能重复大豆的故事。

建立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产业园的必要性

(一)外资对我国企业兼并控制导致大豆种植安全性无法保证

2003-2004年初,美国方单方面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中美经贸关系紧张。国务院总理访美,中国政府宣布向美国派出农产品采购团。美农业部称:该年度大豆收成不好,大豆期货价已达4300元/吨。中国竟在这一价位签下订单,且未作任何套期保值处理。中国人离开后1个月,美大豆期货价又回到3100元。事后证实:当年美国大豆产量创历史纪录。这显然是国际粮商和基金联手做“局”。据调查这次采购使中方多花15亿美元冤枉钱,此后一年,参与采购的中国企业全面亏损达80亿元以上,中小大豆加工企业停产倒闭,国产大豆收购价大幅度下滑。跨国粮商则借机兼并国有粮食企业。

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各大粮商如美国adm、嘉吉、邦吉、新加坡wilmar、托福、来宝等大公司入股中国大豆压榨企业。2004-05年,国家发改委两次发布行业预警: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开工率不足40%。但外资乘我企业困难,加快并购我国大豆加工领军企业。中粮集团旗下8个油脂加工企业均成为外资企业。同时外资又兴建大型榨油企业。至2006年4月,仍在开工的97家企业中,外商参股的企业就有64家,控制了中国85%的实际加工量。

2008年国有大型压榨企业只剩一家(黑龙江九三公司)未被外资兼并。针对所谓“国际粮商给中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就业、税收,中国大豆企业技不如人”的说法,九三公司田仁礼指出:一个日产5000吨的加工厂,投资并不大,用工一般不到250人。中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并不逊于外资。

国际粮商控制了从大豆主产地南美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产业链。他们在南美国家控制了当地绝大多数的大豆生产,南美豆农则低价出售大豆抵偿贷款。粮商将南美大豆采购价控制在200美元/吨以下,然后操纵期货交易,以300-400美元的价格卖出。

当前,外资基本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四大跨国公司(控制全球90%的大豆贸易),控制了中国60%以上的实际压榨能力后,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跨国公司买入南美廉价大豆、享受巨额农业补贴的美国大豆,再高价转卖给中国企业,赚取垄断性利润。留给中国的是压榨行业的低利甚至亏损、2008年国内大豆滞销。业内预测今后2-3年内,跨国粮商将可能完全垄断我国大豆产业的布局。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大豆加工企业实行外资化、集团化,其结果就是进一步压低国内采购价格,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的好处全被收购压价吃掉。如此下去,东北的大豆种植业将灭顶之灾。09年大豆播种面积降低50%以上,再想恢复中国大豆产业将很难。种种迹象表明,如不采取措施,更多农产品包括目前风光正劲的水稻,都有可能重复大豆的故事。

有关部门建议:

大豆振兴计划、调控大豆进口规模、制定大豆补贴政策、扶持大豆龙头企业、推进大豆科技创新、建立大豆种植基地、优化大豆产业布局。

(二)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根本途径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植物蛋白的需求越来越多,大豆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保障物资。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大豆产业,就没有现代化的畜牧业和食品工业,但近10年来,我国大豆产业一直徘徊不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创新思路,振兴大豆产业。

一、我国大豆产业面临严峻形势

近10年来,我国大豆需求快速增长。2009年,全国大豆总需求量高达5463万吨,而国内只能满足1500万吨左右,约有4000万吨的缺口依赖进口。一般来讲,需求的不断增长是可以拉动供给快速提升的,但这一规律却在大豆产业中“失灵”,需求不仅没有拉动我国大豆产业的长足发展,反而出现了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地规模过小,大豆种植户平均每户只有1—2亩,很难取得规模效益。就是在土地资源丰富的黑龙江,专业农户的规模也只有150亩左右。种植规模小,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导致我国大豆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约比美国高出30%以上。

在大豆国际贸易方面,进口不断攀升,降低了大豆供给的安全系数。我国是大豆种植的发源地。1996年之前,我国的大豆一直是净出口,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大豆及其产品的消费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1996年我国首次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00年更是成为大豆进口第一大国,且进口量不断攀高。大豆是产业链较长的一个产业,涉及农业生产、油脂加工、食品加工、养殖业、医药、化纤等多个行业,由于对进口的依赖,我国大豆及相关产业发展缓慢。

在大豆加工方面,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国内加工企业面临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加工国产大豆成本高,利润空间小,加工企业普遍不愿意使用国产大豆。一是用贷款收购国产大豆,年资金周转只有两次,贷款利息每吨需要70元。如果使用进口大豆,可以利用国际信用证运作,使资金周转8—10次,贷款利息每吨只有20元。二是内资企业收购千家万户农民的大豆,要承担收购的短途运费、包装费、场地费的支出,每吨国产大豆的收储成本高达75元,而在沿海进口1吨大豆的上述成本只有25元左右。三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主要在东北,而大豆加工企业却集中在东南沿海,东北大豆运到沿海需70元/吨的运输成本,进口大豆在沿海加工则免除了这一部分成本。以上三项成本加在一起,在沿海加工国产大豆要比加工进口大豆每吨多付170元,内资企业谁加工国产大豆多,谁就亏损多。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边是主产区豆农排长队销售,一边是一些加工企业因原料不足陷入困境这一矛盾现象的症结所在。

在大豆市场价格方面,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大,政府调控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由于生产成本差异,随着进口大豆数量激增,国产大豆价格持续高于进口大豆价格,出现了“市场不认可、企业不收购、国家储不下、农民卖豆难”的问题。近10个月来,进口大豆到岸分销价格始终在3100元/吨左右,比我国主产区大豆价格平均低500元/吨。当2008年国内新豆上市价格严重下跌时,虽然国家及时出台了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国内大豆价格、稳定豆农收益、稳定播种面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配套措施,在国内外巨大差价的影响下,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目的。

上述分析,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国大豆产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不仅包括人们所说的供求关系问题,而且包含了产业政策、企业体制、贸易战略等复杂因素。

二、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四化”建设

从内部讲,我国大豆产业之所以徘徊不前,问题不在于家庭经营本身,而在于农户之间缺乏协作与联合;问题不在于大豆加工企业追求利润,而在于企业之间以及与农户之间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实践表明,只有创新组织化、特色化、产业化和科技化建设,才能不断挖掘大豆生产潜力,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的竞争力。

组织化。大豆专业合作社是豆农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重要载体。发展专业合作社,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实施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大豆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作社帮助社员选购良种,组织社员统一播种,入社豆农的大豆生产质量和效益普遍提高。与混装大豆相比,合作社的高油大豆油脂含量为21%,高于混装大豆3个百分点,价格每斤提高0.18元;高蛋白大豆蛋白质含量为42%,高于混装大豆4个百分点,价格每斤提高0.4元。二是合作社组织社员批量购买生产资料,可节约生产费用15%—20%。据内蒙古扎兰屯6个大豆专业合作社统计,合作社批量购买尿素、二胺,比单家独户农民购买分别节省费用18.2%、11.1%。三是合作社组织大型农机作业配套服务,机械作业费用明显降低。合作社大面积作业服务比农户独家作业成本要低得多,喷药、耥地、播种、收获四项作业费用合计每亩节约19.2元,比单家独户作业费用降低47%。

特色化。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只有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道路,才能摆脱困境。相对于进口大豆,我国大豆的优势在于适宜加工食用豆制品,大豆种植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属于高蛋白和非转基因产品,等等。我们应利用这一优势,按照国际成功的经验和管理体系,建立我国大豆产地标识体系。如东北的高油大豆、黄淮海的高蛋白大豆和南方的菜用大豆以及各种专用大豆,都具有区域优势,应推行产地标识。在有条件的地区,要提倡种植有机大豆,通过有关机构认证,打造“非转基因”、“有机”品牌。在日本、东南亚各国和欧洲国家,食用大豆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是我国大豆的潜在市场。在保证满足本国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我国应着力培育食用大豆特色品牌,形成低价油用大豆进口,高价食用大豆出口,“进出口并重”的局面。

科技化。有关研究表明,农业科技进步对大豆增产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品种和栽培技术两要素对大豆增产的贡献率就达68.2%。目前,由于大豆新品种推广滞后、栽培技术老化、新技术措施不配套、现有品种混杂等因素,使我国大豆单产长期徘徊在120公斤左右。其实,我国大豆增产潜力是很大的。目前,有些地区和有些品种的单产和含油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如黑龙江农垦系统,种植大豆1000多万亩,2002—2007年年均亩产达168.7公斤,高产区可达194.3公斤。更为可喜的是,我国大豆有些品种亩产已达300—400公斤,如“中黄35”亩产为311.8公斤,“金张掖”亩产达436.8公斤。有些新栽培技术要比常规技术增产10%—30%,如“三垄”栽培技术可增产10%,窄行密植技术可增产20%,行间覆膜技术可增产30%以上。只要解决好科技体制机制问题,这些增产潜力就会很快转变成现实生产力。

产业化。实践表明,大豆专业合作社与加工企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实施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和企业取得双赢的最好形式。以黑龙江省克东县为例,县政府组织大豆专业合作社与加工企业签订种植合同,实行订单生产。合作社按照企业要求,种植高蛋白和高油品种,采用统一良种,实行统一种植,油脂含量可增加3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增加4个百分点。企业加工高油和高蛋白品种的大豆每吨分别可增加净利润360元、800元。根据合作社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加工企业以国储大豆价格为底价,按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加价的原则,在油脂和蛋白质增值部分各按50%分配,豆农与企业每吨油脂和蛋白质分别增收180元和400元。这样,以市场交易为基础,以优质优价为原则,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建立起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真正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三、积极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

面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推进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工作。大豆产业发展创新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实践证明,机制创新是振兴中国大豆产业的一条新路子。今后,有关部门应对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工作给予更多扶持,以加快推进大豆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当务之急是要把试点县合作社专用大豆储运设施列入粮食物流建设项目,支持大豆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区”,并将食品专用大豆纳入“农超对接”计划。

完善大豆产业扶持政策。国家应将扶持三大粮食作物的政策延伸到大豆,增加大豆主产区豆农贴息贷款额度,按大豆的生产销售年度调整贷款还款期限。制定支持粮食部门收购国产大豆政策和企业利用国产大豆的有关优惠政策。建立内资企业联合采购制度,增强内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大豆定价话语权。探索制定压榨企业配比使用国产大豆制度,学习泰国“每进口一吨大豆必须认购一吨国产大豆”等措施,并通过其他合理政策,鼓励企业按一定比例使用国产大豆。

加大对大豆产业的科研投入。建议制定我国大豆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科研投入,组织力量集中攻关,解决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建立并完善我国大豆育种研究体系,鼓励发展具有自主育种体系的种子公司。加强大豆超高产品种选育、配套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着力培育超高产大豆新品种。加快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进一步提高优质大豆单产。

建立东北“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一般非转基因大豆价格比转基因大豆高出20%—25%。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已逐步形成了非转基因大豆的品牌效应和价格优势,我国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在欧洲、日本、韩国等市场深受欢迎。国家应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地区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严禁转基因大豆进入保护区,以确保国产大豆的竞争优势。

(三)大豆主产区可侧重发展高蛋白大豆

观点精要:近年来,国外资本越来越多地参股、控股国内油脂龙头企业,国内大豆加工业几乎全部被跨国企业垄断,大豆加工业“拉美化”现象日益明显。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大豆产区豆价低迷,农民种豆效益下降,许多地方出现了“弃豆”的趋势。业内人士综合分析认为,由于下游的油脂加工业大部分被外资控制,国产油用大豆市场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但作为大豆故乡,我国仍然占有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而且北方仍有数百万农民不得不以种植大豆为主要生计,因此建议国家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上做出调整,在我国大豆主产区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避开国际大豆商的锋芒,实施“差异化”战略应对国际资本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冲击。

国产大豆的低迷主要来自于进口大豆的冲击。外资企业自2004~2005年间大规模进入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后,目前已控制了70%以上的压榨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跨国粮商逐步垄断了我国大豆的进口,使国外大豆源源不断进入我国,而将我国本土大豆逐渐排挤出油脂企业的采购单。在外资的强大攻势下,过去一直作为大豆加工业主要原料的国产大豆处境艰难。国产大豆遭受市场打压,不排除“洋大豆”心存排除异己垄断市场的用意,如果现在不保护,一旦地产大豆没了,后果不堪设想。

高蛋白大豆“受宠”,非转基因大豆看好

在东北及黑龙江油用大豆竞争力弱小的同时,我国食用大豆消费却呈现逐年稳步增加趋势。大豆蛋白因其安全性和环保性,除应用于食品领域外,已在医药、纺织、化工等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这一形势直接拉动了市场对高蛋白大豆的需求。

此外,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明显高于转基因大豆15%~20%,我国大豆应充分利用非转基因的优势,努力拓宽国外市场,扩大大豆出口份额,以新的空间减轻进口大豆的压力。在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美国,非转基因食品大豆销售价格较油用大豆高出35美元/吨左右。目前,东北地区销往国内各地市场的食用大豆以加工豆腐为主,生产腐竹、豆粉、豆奶等产品,因此大豆蛋白含量越高,企业效益就越好。而日本、韩国等邻近国家是我国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的传统市场,对我国高蛋白大豆的需求也比较稳定,抓住这些机遇和市场,我国大豆产业仍有发展的空间。

进一步强化扶持打造大豆“差异化”优势

由于我国农民大豆种植分散,受种植意识,出售习惯,流通环节复杂,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影响,农民种植大豆很难卖上高价,而且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也很难。因此,建议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引导我国豆农用“差异化”战略应对国际资本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冲击。

建议东北地区应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种植。为保证东北高蛋白大豆种植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应在东北大豆主产区对扶持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做出适当调整,把东北地区列为高蛋白大豆发展区,加大种子培育等科研投入,适量发放种子补贴,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确保我国大豆种植业在进口高油大豆的强大冲击下继续保持健康发展。

尽快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强化大豆食品安全。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是保护我国大豆及其制品最有效的绿色盾牌。要控制转基因大豆品种进入生产领域,对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实行强制性标识管理。通过生产非转基因的绿色、有机和无公害的安全的高油、高蛋白大豆及产品,以提高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专家认为,转基因大豆增产主要靠密植,按照目前黑龙江农民的耕作方式增产的可能性也不大;而黑龙江省目前及未来大豆销售去向将以食用和蛋白加工为主,为保食品安全和有利出口,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应该坚持和发挥非转基因这一优势,稳定传统的国际市场,并增强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编辑:huzheng

相关推荐

3月21日商品期货交易操作建议
3月21日商品期货交易操作建议
今日盘中考虑止盈化工TA空单,而国内其他黑色钢材有色金属则依旧延续弱势,反弹力度较弱,保持继续做空思路,另外油脂的小幅反弹未变弱势行情,继续高位沽空参与,具体交易及时查看盘中提示。
今日(3月21日)期货早盘交易提示
今日(3月21日)期货早盘交易提示
整体来看,工业品节奏发生一定转变,黑色板块杀跌到位,应向低多思路转化,化工可以逐步低多强势品种,有色板块节奏滞后,做好急跌空单止盈准备就可以。
今日夜盘及3月21日期货操作建议
今日夜盘及3月21日期货操作建议
今日(3月20日),国内期市收盘多数飘绿,集金期货通行情数据显示,截至下午收盘,硅铁涨2.08%,沥青涨1.61%,郑醇涨1.16%;跌幅方面,鸡蛋跌2.99%,铁矿跌2.44%,橡胶跌2.24%。
上海期货交易所3月20日期货交易综述
上海期货交易所3月20日期货交易综述
周二(3月2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期货品种中,期镍、期金、期银、石油沥青上涨,其余均下跌。总成交量930.54万手,成交金额6586.78亿元,持仓量997.35万手。
上海期货能源交易中心举办制定存管银行颁证仪式
3月2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下称上期能源)在上海举办指定存管银行颁证仪式。

期货开户预约

品种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螺纹钢 -- -- --
线材 -- -- --
沪铜 -- -- --
沪铝 -- -- --
橡胶 -- -- --
燃料油 -- -- --
沪锌 -- -- --
沪铅 -- -- --
品种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强麦 -- -- --
棉花 -- -- --
白糖 -- -- --
PTA -- -- --
菜籽油 -- -- --
早籼稻 -- -- --
甲醇 -- -- --
玻璃 -- -- --
品种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豆粕 -- -- --
豆二 -- -- --
豆一 -- -- --
玉米 -- -- --
豆油 -- -- --
聚乙烯 -- -- --
棕榈油 -- -- --
PVC -- -- --
品种 最新价 涨跌额 涨跌幅
美豆粕 -- -- --
美豆油 -- -- --
美黄豆 -- -- --
美燃油 -- -- --
美原油 -- -- --
美黄金 -- -- --
LME锌 -- -- --
LME锡 -- -- --
LME铜 -- -- --
LME铅 -- -- --
--
--
--

  CUM

-- -- --
--
--
--

  

-- -- --
螺纹钢
--
--
--

螺纹钢  

-- -- --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期货频道FUTURES.CNGOLD.ORG